【理事長的話 全球食物銀行網絡年會談】

參與食物銀行工作五年餘,三度代表我國分別前往休士頓、倫敦、墨西哥城開世界食物銀行領導力機構年會;今年(2023)三月下旬甫抵達墨西哥年會的主題「動盪時代的食物銀行」特別激勵吾心,緊緊扣合我個人關切的面向—農業。

食物銀行源起於想處理人類在工業化之後,食物透過機器設備、標準化作業流程,可以大量生產。加上二戰結束的十年後,部分地區的人類邁入穩定富裕階段,食物取得愈來愈快速且超量,吃得下的不多,想吃的太多,負擔得起的人們浪費狀況有增無減,丟掉的比吃的多,於是二十世紀六0年代催生了食物銀行,希冀透由重新分配食物,以改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現象。

經過70年之久,尤其在氣候變遷舖天蓋地如沙塵暴一波波襲來,有一天,《沙丘》將不再只是小說和電影,食物銀行若只在著眼於處理食物重新分配,只能說是亡羊補牢。地球人必須看重造成氣候異變的成因,食物銀行更該從源頭倡議並投入從農業生產方式徹底改變,與重新分配食物成為食物銀行家可履踐的兩支柱子。

「你不可能把和平建立在空肚子上。」第一天會議從「氣候變遷如何改變糧食危機與衝擊食物不安全」收益良多。

台灣缺蛋、缺水並非單一事件。氣候變遷正舖天蓋地影響著全球。洪水、食物騷亂、農作物流行病、暴雨、農作物流行病、嚴重乾旱等。導致人道主義危機、食物動盪、股市下跌等問題;我們所面臨的挑戰:Covid-19 、乾旱、戰爭、經濟衰退警告正在眼下。

如何觸成一個擁有彈性農業食品系統的世界,並致力於保護生物多樣性,已是許多先趨科學家的任務。而農民則努力應對日益增加的影響氣候的風險,保持糧食生產及其能力,以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。

但作為生產和相關土地利用變化的農業卻貢獻了 24%的溫室氣體排放。水稻甲烷、養牛養豬等經濟動物的糞便處理、反芻動物的腸道發酵等,都如鐵扇公主的芭蕉扇煽起氣溫上升,降低了全球主要作物的產量;若不加以控制,將會導致全球小麥生產量降低6%、玉米減少7.4%,更別說兵戎未止的小麥生產大國俄羅斯與烏克蘭所引發的減產危機。

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期間, 580萬中美洲居民處於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態,包括:瓜地瑪拉、宏都拉斯、薩爾瓦多等國,以及中非、南蘇丹、敘利亞、葉門、阿富汗等。衝突和氣候危機將數百萬人推向飢餓的邊緣。

肯亞、菲律賓、哥倫比亞的食物銀行家們上台談他們國家在乾旱、洪水、颶風下的食物安全之慮,流離顛沛的氣候難民已愈捲愈多,而台灣人還在「吵蛋」。

第一天聽到Dr. Bram 說:「食物銀行不再只是慈善機構了!必須承諾參與氣候行動!」我心深受鼓舞,但願我們的夥伴們也理解,展開新的行動。

#台灣全民食物銀行

#FoodbankLeadershipInstitute

#全球食物銀行網絡

#GFN

【育成方案實打實 社區食銀卡有味】

雖然新冠疫情已趨緩受控,但最近缺蛋和缺水等問題的影響下,通貨膨脹仍在悄悄地吞噬大家的儲蓄。尤其對於失業或長期生活在邊緣的人來說,經濟壓力比山還高。為了補足社會安全網 並改善弱勢人群的生活品質,台灣全民食物銀行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不斷深耕社區,已經在中南部建立了四家社區型食物銀行。這些銀行不僅穩定提供物資,還定期進行拜訪和教育訓練,特別是對於資源籌募、倉儲管理和志工運用等方面進行輔導。

當我們了解到弱勢人群對這些服務的需求時,社區食物銀行的工作人員常常會分享一些感人的小故事,以下是其中兩個故事:

在南投市福山社區,有一戶高齡弱勢人家只有婆媳兩人相依為命,其中的罔市阿嬤已經95歲了,而她的媳婦也已經80歲了。親朋好友大多已經去世,家裡缺乏物資和關愛。因為兩位老人行動不便,社工們每次都會親自送去物資,罔市阿嬤總是笑臉迎人,主動和社工們聊天。她的媳婦表示這些物資對她們幫助很大,尤其在炎熱的天氣或大雨中親自送到家裡,對於這些處境艱難的老人來說,真的是一份珍貴的幫助。

小莘一家住在一個約15坪的租屋處,家中的開銷不斷增加,但卻不符合市府資格,只能持續向東山社區食銀尋求幫助。他們領取了米麵油、日用品以及穩定供應的奶粉和保久乳,這些物資不僅讓小莘的弟弟妹妹們可以補充營養,吃得飽也吃得好,更讓父母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工作。

對於像小莘一家這樣的家庭來說,每月從社區食銀獲得的愛心物資是及時雨,這些物資不僅能滿足他們生活的需求,還能帶給他們心靈上的慰藉。許多社區食銀的志工也會到家裡訪問他們,陪伴他們聊天,幫助他們排解生活中的苦悶和煩惱。

儘管社區食銀提供的物資看似簡單,但這些小小的善舉可以大大滿足收到援助的人們身心上的需求,也成為社工們堅持服務的動力。全民食銀會繼續協助四家社區食銀以及各地的社福團體夥伴們,每天堅持 #惜食助人,讓資源都能到位,愛心不停歇!

【全球食物銀行網絡(GFN) 二三事】

「食物銀行」近年來逐漸成為社福界的新興顯學。身為全民食銀社媒窗口的小編,經常被問到各種問題。在時間有限、不藏私的前提下,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食銀界的葵花寶典 - 全球食物銀行網絡(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; 簡稱 #GFN) 瀏覽起。

當全球各地正如火如荼地投入土敘兩國強震救援之際,自十年前即已是GFN在台灣唯一認證會員的 #台灣全民食物銀行,對於 #糧食永續 的關鍵議題,小編想向大家分享其中的重要一環:如何建立在地存糧點 / #社區型食物銀行!(https://reurl.cc/Rv45ez)

因為每個社區都是獨特的,GFN於2021年啟動了以社區為主導的發展計畫 (NFBD; New Food Bank Development Program),協助食物銀行更加在地化,甚至為社區量身打造並為社區服務所用。根據去年度統計,全球加入GFN大家庭的社區組織總計約59,000個,平時搶救並儲存食物,同時也能讓社區居民都獲得足夠的食物。

特別在災害發生時,地區性的食物銀行能夠迅速適應當地需求,與救援團隊緊密合作,幫助災區居民。災後,食物銀行還能協助社區恢復,甚至在漫長的重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。在此同時,社區型食物銀行還能對抗全球通貨膨脹,應對 #俄烏戰爭 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和能源短缺,幫助各地急難家庭。

全民食物銀行已經在台中太平、南投市、台南東山和屏東牡丹等地輔導成立社區型食物銀行。 #GFN交給我們的任務不僅是每天倡導#惜食助人,更需要透過實際方案成效,為其他亞太地區建立社區食物銀行的國家樹立典範!我們台中總會也將重新規劃裝修,成為社區食物銀行育成推廣中心。期待社會大眾繼續給予我們指教和支持。

#NoWasteNoHunger

#社區食銀馨基地

#懇請惠贈電子發票愛心碼4545(食物食物)

#TheGlobalFoodbankingNetwork

#截圖來自GFN官網

【惜食小小兵-食銀齊行動】

自去年開始,越來越多的民眾每天到全民食銀捐贈食物。我們的小編和同事們熱情地接待他們,並介紹食銀的服務內容。在春節長假後,我們歡迎了第一批參訪的團體,他們是台中市的 #乖乖幼兒園蘋果班 的小朋友。孩子們第一次來到食物銀行,十分好奇。
當草莓老師介紹台灣每年浪費250多萬噸食物時,他們都聚精會神地聆聽,這相當於50多萬頭大象的重量!浪費食物不僅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,也會加速北極冰山的融化,導致許多動物失去家園,甚至可能影響到像我們這樣的海島型國家,讓我們也有被海水淹沒的風險,孩子們承諾會回去好好吃飯,並鼓勵他們的家人不要買太多食物,以減少浪費。

隨後,由管理物資的鳳梨老師帶領孩子們參觀了愛心捐物區。孩子們看到貨架上琳瑯滿目的愛心物資,忍不住好奇地東摸西看。鳳梨老師解釋這些物資都是要給有需要的社福機構夥伴,並耐心而仔細地教孩子們如何查看物品的有效期限。他們甚至試著將物資放在對應正確效期的區域上。鳳梨老師也提醒孩子們,對於沒有任何標示或有食品安全風險的食品,不能捐贈,必須放進NG品回收區。孩子們面對滿架上美味的餅乾和飲料時,都克制住自己的食慾,這是他們第一次當食銀的志工,真的非常棒!他們知道每餐飲食的重要性,並學會了如何查看有效期限。

讓我們一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,珍惜每一份食物,減少浪費,為地球盡一份心力。如果你有不需要的食物,可以捐贈給當地的食物銀行或慈善機構,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同時,也可以鼓勵身邊的朋友和家人,一起參與 #惜食助人 的行動,共同為社會做出貢獻。

在未來,我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人能夠加入 #惜食助人 的行列,一起關注食物浪費問題,並且積極參與各種有關食物救助的活動。讓我們攜手共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,讓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到充足的食物,並且擁有一個健康、美好的生活!

#NoWasteNoHunger

#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

#台灣全民食物銀行

#完食挑戰

#全台惜食助人大聯盟

#祝大家228連假愉快

【強震連襲 食物銀行能做什麼事?】

本就地震頻仍的土耳其,2/06於東南部鄰近敘利亞交界處,發生兩次7級淺層強震,造成11個城市(面積約3倍台灣大)滿目瘡痍,到處斷壁殘垣呈現一片死寂,傷亡不斷攀升實在令人無限傷痛。目前已超過黃金救援72小時,現場除了餘震頻傳,寒流讓氣溫更是凍人到零下15度左右,無疑增加搶救困難和危險度!土耳其政府與各國派出的搜救隊們,仍拼命與死神搶人中…….

因應在未來幾天和幾週內,災民們將有急迫又大量的民生用品需求,#全球食物銀行網絡(#GFN) 緊急成立救難募款基金( https://reurl.cc/zr2v4V ),號召世界各國食銀會員協助土耳其的泰德食物銀行( https://www.tider.org/ )進行緊急評估和動員資源。泰德食物銀行在災區設有辦事處,明確知道如何快速提供食物、其他資源救援,以及後續災後重建工作。

1999年土耳其和我們先後發生大地震,兩國相互馳援從此開啟;身為GFN認證會員的 #台灣全民食物銀行,除了協助友會募款賑災,對於災民們目前最需要的防寒衣物和保暖物資;由於各界的愛心積極響應土耳其在台辦事處 ( https://reurl.cc/vk3RXj )的物資勸募,目前該國內也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國龐大的物資捐贈,所以辦事處已決定台灣的募集活動提前結束 「所有的捐贈物資只收到 2月11日(六)的下午5點鐘,以郵戳和快遞寄件時間為憑,親送物資者亦同。」,據聞下週將有台灣的專機運送到災區。救災是條漫長的路,尤其是災後重建所需的各種資源,甚盼大家持續支持災民們度過難關,早日重返正常生活!

#為土敘兩國強震傷亡者默哀與祈禱

#台灣搜救隊加油辛苦了

#TheGlobalFoodBankingNetwork

#TaiwanCanHelp

#照片取自路透社